辟谣科普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要小心福利可能是陷阱
辟谣科普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要小心福利可能是陷阱

辟谣科普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要小心!福利可能是“陷阱”……
异地销户短信,做短信销售,销售感情牌短信 消费者通过注册成为某家品牌或经营者的正式会员后,完成消费即可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一些商品或者服务,属于经营者给到消费者的一种福利。为了激发消费者的热情,经营者一般会推出不同的兑换活动,给积分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定或使用要求。
异地销户短信,做短信销售,销售感情牌短信一些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不忍浪费消费积分、期待品牌让利优惠等心理,进行短信营销推广,邀请会员参与积分商品兑换、打卡签到或邀请好友共同参与等方式进行互动。
但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冒充品牌客服、模仿三大运营商服务号码向消费者发送短信等形式,骗取新用户注册信息,邀请消费者主动点击链接兑换所谓福利商品,甚至开展相关电信诈骗活动。
与以往积分兑换活动不同,现出现一种“积分加现金”的兑换形式,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中消协核实确认,消费者投诉的积分外卖营销短信中的部分商品是假冒产品,还有部分的品牌产品属于库存积压多年的产品。
如某国际短信营销中展示的某知名品牌的羽绒被产品,该品牌中国区代表明确向中消协表示从未生产羽绒被k2促销 短信中其他品类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中消协也在核实中。
不要轻信积分到期作废,提醒兑换商品的短信等信息,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所谓“商品兑换链接”“产品营销短信链接”。
不要轻信所谓的积分兑换“补差价”福利噱头。现在国内主流的品牌方和经营者,大部分均为利用积分进行无条件兑换商品或服务,若遇有通过补差价、需要结合现金等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积分兑换活动,消费者一定要慎重消费,留心比对商品信息和实际价值,以免“失分又蚀财”。
不要未经核验就通过短信息或短信内链接直接进行兑换、消费和充值,对于需要输入验证码、实名认证个人和银行卡、账户密码等操作更要保持警惕。
被投诉的活动与包邮营销短信等经营者组织的积分兑换活动完全不同。虽然有的经销商催款短信在首页中提到本积分兑换活动不传销的短信,但并不显著,其目的可能正是为了混淆视听。
不要通过短信、陌生人私信或即时通讯软件推送内容,添加所谓工作人员、客服人员的私人微信进行交易,也不要相信所谓授权即可操作或远程代为操作。
建议消费者适时开启手机短信拦截功能或软件隐私保护等防护模式,或安装反诈,对陌生推送消息、营销骚扰信息和未知二维码等加以拦截。
相关文章
- 奔驰回应远程启动续费需8元非终身免费资讯
- 这些APP赶紧卸载曝光手机里的窃贼插件你的短信可被全部传走包括网络交易验证码原创
- 童装店打折促销活动宣传语音广告
- 中消会发布双11消费提示防范商家促销套路
- 卡逾期怎么包-所有的贷款卡逾期了怎么办(短信营销中心)2022已更新
- 消费者一天被20条双11营销短信轰炸测试退订结果意外
- 慧博科技如何借助慧博雪鸮玩转双11全域营销助力品牌引爆全域持续增长
- 2022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零售金融部大数据营销岗招聘公告
- 清明节问候客户短信可以这样发
- 男子输入空卡账号被盗百万元诈骗短信自动销毁
- 22岁男子代发诈骗短信获利20元犯2个罪等被判1年4月罚00元
- 这些短信根本不是银行发的收到勿回
- 生活家华为云让家装酷起来
- 4月7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
- 小U直播间短信了因为不受宠
- 经典的水果促销销售推广广告语句
- 保险营销短信-免息促销短信
- 短信营销(电销挂断短信)激发潜在客户的5大理由
- 债务核销新骗局财经
- 手机短信广告营销技巧